本報訊 (通訊員 張 寬)6月24日,筆者從柞水縣委辦獲悉,近年來,柞水縣緊扣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主題,把完善配套、夯實基礎作為前置條件,突出抓好基礎設施、商貿物流、公共服務、社會治理“四個網絡”,持續把發展底座筑得更牢、環境創得更優。優化基礎設施網絡補齊發展短
板。柞水縣以實施“千萬工程”為抓手,統籌“新”和“舊”優化結構功能,突出“路”和“水”補齊短板弱項,啟動實施西康高鐵柞水連接線隧道、河堤加固防洪、河道綜合治理等項目24個,新建道路22.19公里,改造提升道路87.51公里,新改建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站17座,布設新能源充電樁561臺,全國“四好農村路”創建成果持續鞏固,“供水總公司+集鎮供水站+村級服務站”三級管理經驗全省推廣。
優化商貿物流網絡暢通要素流動。柞水縣聚焦農產品上行“出村”和消費品下行“入村”兩條主線,圍繞降低成本、暢通渠道、提高效能,把推動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作為主攻方向,電商物流配送中心、西部食用菌交易交流中心等項目加快推進,陜西通村物流快遞公司規范運營,開通乾佑河線、社川河線、金井河線3條快遞線路,農村電商站點擴大到82個,縣、鎮、村三級商貿物流服務更加高效便捷。
優化公共服務網絡增進民生福祉。柞水縣統籌抓好就業、教育、醫療、養老等公共事業發展,相繼建成產業園區9個、社區工廠11個、就業幫扶基地4個,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30051人,新增城鎮就業808人,改擴建中小學校、幼兒園4所,縣中醫醫院、縣婦計中心能力提升全面完成,下梁敬老院即將建成投用,可新增床位130張,縣域基本公共服務更加可感可及。
優化社會治理網絡夯實穩定根基。柞水縣創新推行黨建引領“網格化+”“三治三強五聯”基層治理模式,建立村級矛盾糾紛排查調處“以獎代補”機制,“一村一法律顧問”實現82個村(社區)有效覆蓋,1876名網格員常態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化解,金米村、西川村、老庵寺村獲評全省鄉村治理示范村,柞水入選全省信訪工作法治化試點縣,連續6年榮獲全省信訪工作先進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