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梅書杰)近年來,柞水縣大力發展生態產業,全面建設和美鄉村,著力提升環保水平,奮力推進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切實把柞水的生態“好顏值”轉化為經濟“好價值”。
柞水縣以綠色循環為主線,以綠色創建為突破,工業轉型邁出大步伐。依托小嶺裝備制造產業園,先后引進新合元、博德曼門業、西冶等3家智能裝備制造企業,高質量落實支持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18條措施,加快大西溝90萬噸菱鐵礦等10個工業項目建設,推進澳凱光電、同興軋鋼等閑置資源“騰籠換鳥”,推動工業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切實以生態“含綠量”提升發展“含金量”。
以“千萬工程”為引領,柞水縣充分發揮鎮區聯城帶村節點作用,積極打造社川河流域、乾佑河流域鄉村振興示范帶,先后建成中臺、九間房等10個“千萬工程”示范村。因地制宜培育“一鎮一品”,推行“終南宿集·共享村莊”產業發展模式,以點帶面實現專業鎮、特色鎮建設。同時,柞水縣先后實施營造林8.57萬畝,治理水土流失面積65平方公里,恢復治理礦山200畝,建成全域污水處理PPP項目,全力推進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等項目建設,扎實開展秦嶺“五亂”治理,全面筑牢生態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