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州區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紀實
改造后的七星村民宿
閆坪村水產養殖示范園
三岔河鎮櫻桃大棚
群眾在修剪大棚櫻桃樹
七星村“北斗山居”民宿項目
王永峰介紹微笑墻
本報記者 南 璽 米子揚
6月的秦嶺,滿目青翠。行走在商州的田間地頭、村落街巷,處處可見群眾忙碌的身影,整潔宜居的農家小院坐落兩旁、通村達戶的道路平坦干凈、花果滿山的畫景躍入眼簾……
學好用好“千萬工程”經驗,如何從群眾期盼中找準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將大山里的美景與物產,變成實實在在帶動村集體經濟發展和百姓致富的“金山銀山”?
商州區以實施鄉村產業發展、生產生活條件改善、精神文明建設、基層治理體系完善為切入點,探索出一條黨建引領、生態為本、文化為魂、農旅融合、產業賦能、社會參與的和美鄉村建設之路,統籌抓好鄉村建設、產業升級、示范創建等重點工作,打造了一批有特色、有產業、有內涵的美麗鄉村,讓廣大群眾實現持續增收致富,在鄉村振興中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
基礎提升 賦能美好生活
6月14日,沿著312國道走進三岔河鎮,只見寬闊的“彩虹公路”上,不時有游客停下來在路邊打卡。七星村的“北斗七星”民宿集群建設如火如荼,18個櫻桃大棚星羅棋布,錯落有致的農家小院在綠樹掩映下書寫著其樂融融的幸福生活。
“這幾年村子簡直是大變樣,要不是一直住在家里,我都不敢確認。”說起七星村的變化,村民張陸民喜笑顏開,過去,村道坑坑洼洼,晴天一身灰,下雨兩腳泥,柴草、糞堆、垃圾隨處可見;如今,道路寬闊平坦,垃圾有人清理,污水能及時處理,廁所也干凈衛生了。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點任務,也是踐行“千萬工程”經驗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有效舉措。近年來,七星村新建通組路和污水處理站,完成流域治理項目,配套建設旅游公廁1座,建成村垃圾收—轉—運—焚無害化處理體系;改造提升區域敬老院,增設殘疾人托養中心,實現老有所依;更新中小學校園配套設施,新建文體休閑小節點2處、景觀長廊3000米、生態停車場2處,村級公共服務更加優化,群眾獲得感、幸福感不斷提升。
七星村按照“一中心兩溝峪三園區”規劃布局,以農旅融合為思路,盤活群眾老舊房屋,大力發展民宿產業,積極探索“民宿+”發展模式。“我們村主要以發展高端民宿產業為主,為了更好地讓群眾參與到民宿建設之中,一年來村干部不是在村民家里,就是奔走在去村民家的路上。”村黨支部書記閆科峰介紹,村上成立民宿產業建設推進專班,圍繞土地流轉、墳墓遷移、用地規劃等重點難點,深入開展政策宣傳、走訪入戶、實地勘察各項工作,為項目整體規劃與開工建設營造了良好氛圍,實現了把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轉化為推動產業振興、帶動村民穩定增收的強大引擎。
特色民宿產業的發展在促進村民增收的同時,也帶動了當地鄉村旅游業的蓬勃發展。“近幾年游客越來越多,村里發展越來越好,我們老百姓的生活也越過越紅火了。”七星村村民崔雅紅笑著說。
從曾經的泥濘不堪到如今的顏值刷新,七星村的華麗轉身,成為“千萬工程”推進中商州區無數鄉村蝶變的縮影。
近年來,商州區立足自身發展實際,緊盯公共基礎設施、基本公共服務、鄉村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設等,努力實現資源共享、環境共治、項目共建、農民共富。以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為目標,堅持在鄉村內涵和外延上“精耕細作”,重塑農村人居環境,深入推進城鄉融合,推動產業發展提質增效。同時,在全區范圍內大力開展人居環境整治,持續倡導文明和諧新風,加快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亮點紛呈。制定了《商州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2021—2025年)》《商州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長效機制實施意見》等政策文件,進一步強化了制度保障,為縱深推進五年行動奠定了堅實基礎。
黨建引領 盤活優勢資源
每逢周末,家住商州中心城區的王璇就會帶著孩子來到陳塬街道上河驛農耕體驗園,認真察看蔬菜生長情況。自從認領并種植小菜園后,她和孩子經常來看自己種植的農作物,這里成了他們周末游玩的好去處。
上河驛農耕體驗園占地50多畝,是陳塬街道上河村在中國郵政集團的幫扶下,通過租賃核桃樹下的若干地塊,以認領種植的方式運營的一個農旅融合項目。體驗園提供各種農具、種子、肥料和技術指導,讓認領者能夠親身體驗農耕文化,種植自己喜歡的蔬菜、水果和糧食。目前,上河驛農耕體驗園共開發了346個地塊,一些學校等單位將其作為農耕實踐基地、黨建小菜園。
產業興旺是推動鄉村振興的關鍵。為解決核桃市場行情不景氣、群眾收入較低等問題,上河村黨支部充分利用村里20多年的核桃科學管理經驗,制定了“三千一品,一園一館”的5年發展規劃,并逐步通過核桃改良、林下種植、品牌打造、休閑體驗等項目建設,積極探索特色核桃田園綜合體的發展模式,實現了一、二、三產融合發展。
“在上河驛農耕體驗園的基礎上,我們打算引進第三方經營主體,分為六大板塊,分別是農耕文化、農具展示、農耕體驗、戶外活動區、果蔬區和花海。”上河村黨支部書記王永峰介紹,下一步,村上將通過持續吸引客流,逐步發展電商、燒烤園、研學、民宿等新農旅融合產業。
今年年初,村級核桃科技主題館在上河村揭牌,該館位于上河村原小學校內,反映了上河村核桃產業肇始、發展、轉型升級各個階段的變遷。館內藏有影像資料、科普書籍、核桃工藝品等。上河核桃科技主題館緊緊圍繞科普惠農興村主題,集上河村核桃產業史展示、科學知識普及、少兒研學于一體,是商州區首家鄉村科普陣地。
在發展產業的同時,上河村黨支部還利用原小學建成郵政幸福家園,面向全村所有老人免費開放,提供健康理療、體檢、理發、健身、圖書閱覽、健康講座等服務項目;成立上河村文學藝術聯合會,為村民生活增添了絢麗的色彩。同時,村民們自編自導自演的節目,充滿了鄉土氣息和生活情趣,讓游客在歡聲笑語中感受到鄉村文化的獨特魅力。
提升鄉村治理效能是“千萬工程”的一項重要內容。近年來,商州區堅持黨建引領共同富裕,推動黨建工作與產業發展相互融合、相互促動,實現“支部有作為、集體有收益、農民能增收”的目標,有效激活了鄉村振興一池春水。強化日常管理、教育培訓、屆中分析、日常監督,明確村黨組織書記主要職責,切實發揮“帶頭人”“領頭雁”作用,不斷建強農村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建立村(社區)“兩委”干部論壇,常態化開展村黨組織書記教育培訓,打造過硬“頭雁”。通過相關部門領學、村(社區)書記交流、創建成效比拼、外出學習借鑒等方式,拓寬發展思路,提升干事創業能力。
商州區將進一步拓展產業領域,重點打造一批特色農產品,創響一批特色品牌,帶動農民增收,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為鄉村振興作出更大貢獻。
特色做強 助力綠色發展
初夏時節,走進三岔河鎮閆坪村,遠處青山環繞,近處溪水潺潺,村里步步是景、處處成畫。
閆坪村是陜西省鄉村振興示范村和省級美麗宜居示范村。近年來,閆坪村以美麗鄉村建設為抓手,大力發展文旅、農旅融合項目,建成集觀光農業、休閑旅游、研學體驗于一體的田園綜合體,發展特色農家樂5家,每年夏季可接待1萬多名游客前來燒烤游玩,打造了一條“生態文明+產業發展”的黨群共富示范帶,不僅增加了村集體收入,也有效增加了當地村民收入。
“鄉村要發展,需要資金和政策,但更需要的是清晰明確的發展思路,不但要結合實際,而且要能落實、做得到。”三岔河鎮黨委副書記馬金元說。
鄉村發展要注重特色,避免千篇一律。近年來,閆坪村立足山水資源優勢,圍繞“農旅櫻谷·水美三岔河”目標定位,科學編制“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莊規劃,做到規劃一張圖、建設一盤棋,確保實現“一園一色、一院一韻、一戶一景”,有序推進鄉村建設。
有了產業支撐,鄉村振興才有希望,農民增收才有奔頭。如今在閆坪村,不僅有櫻桃、五味子、連翹種植,中華蜂養殖等特色產業,也有村集體經濟股份合作社和村互助資金協會,還有集觀光農業、休閑旅游、研學體驗于一體的水產養殖示范園。閆坪村田園綜合體建設依托得天獨厚的山水生態優勢,采取“企業投一點、村集體支持一點、群眾籌一點”的方式,打造特色農作物種植區,主要以種植蕎麥、油葵為主,配套建設櫻桃樹下燒烤園、休閑步道、景觀浮橋、無動力兒童樂園、研學基地等設施,形成集觀光農業、休閑旅游、研學體驗于一體的度假康養基地。
“產村聯動、村企互動、共建共享”的發展模式,讓群眾流轉土地獲得了租金,就近務工掙得了薪金,F在的閆坪村,荒地變菜園、山區變景區、古村落變旅游區,產業旺了、生態美了、百姓富了、日子甜了,綠水青山的“好顏值”真正變成了金山銀山的“好價值”。閆坪村黨支部書記鄭誠說:“村里近幾年游客越來越多,特別是節假日來這里的人更多。”
村里有產業,富了民也強了村。近年來,在產業發展中,商州區推動“一產接二連三”融合發展,強龍頭、補鏈條、興業態、樹品牌,推動鄉村產業全鏈條升級,探索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可持續發展模式,因地制宜培育發展新產業、新業態,不斷做優產業特色,提升發展成色,實現了村村有亮點、有特色,全區上下形成了“多點開花”振興產業、“厚植優勢”激發活力的良好格局。同時,全面實施村級集體經濟壯大提質行動,通過政策紅利、清產核資、要素保障、資源整合等方式,高質量探索共同富裕新路徑,讓農村“家底”更厚實、“家業”更殷實。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前提,“千萬工程”的一條重要經驗就是堅持以業為基,發展富民興村產業。在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中,商州區牢固樹立“抓項目就是抓發展”的理念,把促發展的動力源凝聚到項目上,全力以赴大抓項目、抓大項目、抓好項目,為高質量推進鄉村振興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
鄉村美如畫,幸福踏歌至。如今,在商州大地上,基礎設施建設熱潮涌動,產業發展風生水起,文明新風蔚然成風。站在新的起點,商州區將咬定目標不放松,真抓實干、奮楫前行,讓“千萬工程”燃起的夢想之光,照亮鄉村振興的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