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通訊員 辛 妍 李星潤 劉 煬
王塬村村干部劉娜推介蟠桃
伯牙山居
商鎮因境內有歷史文化名山——商山而得名,其建鎮歷史可追溯至唐代。近年來,丹鳳縣商鎮緊緊圍繞“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這一主線,將其與秦嶺山水鄉村建設相結合,著力建設宜居宜業宜游和美鄉村,一幅環境美、水果甜、民風淳的美麗畫卷正徐徐展開。
近日,在G312國道(商鎮段)沿線,枯枝敗葉的清理已經完成,正在進行路緣石鋪設。通過開展環境綜合整治提升行動,商鎮的村容村貌煥然一新,環境大幅改善。
“環境好了,看著都高興,現在感覺我們村比電視上放的宣傳片還要美!”李亞是商鎮社區的一名公益性崗位保潔員,面對身邊發生的新變化,他的臉上滿是欣喜。
嶄新雪白的墻面、寬闊整潔的道路、別具一格的口袋公園……按照和美鎮區建設工作要求,商鎮聚焦環境整治難題,從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入手,采用“黨員示范、村民參與”的模式,發揮黨員干部的引領帶動作用,劃分責任區,組織人員到農村道路、河道溝渠、農戶庭院、集鎮市場等重點區域,采用“人工+機械”的模式,開展全域清理整治。
環境整治工作開展以來,共發動干部群眾投工投勞1600多人次,涂白和粉刷墻面1400多平方米,更換破損廣告牌19個、路燈16盞,補齊國道沿線的花草200多株,改造凌亂電線8處,并對群眾門前連接國道路口進行了統一規劃建設,清理垃圾120多噸,城鄉環境面貌煥然一新。
6月5日,商鎮宣教辦主任姚婷在朋友圈為王塬村的蟠桃打起了廣告:“端午哪里去?來商鎮王塬,品果園蟠桃,游大美商山!”
商鎮位于秦嶺腹地,地勢起伏小、晝夜溫差大,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十分適宜水雜果種植,如今已有40多年的水雜果發展史,是有名的水雜果產地。
起初,村民只是在自家地里種植水雜果,存在產業規模小、管理水平低、產品質量良莠不齊等問題。為進一步提升水果產業發展效能,實現助農增收,商鎮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堅持“產業建設到哪里,組織覆蓋到哪里”的思路,積極探索黨建引領產業發展模式,把發展特色產業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率先成立商山聯社黨委,在“一村一品”的基礎上形成利益共享、抱團發展的新格局。同時,通過土地流轉將閑置土地統一集中管理,盤活閑置土地,推動水雜果產業的規;N植。定期舉辦水雜果種植技術培訓班,邀請農技專家到田間進行技術指導,不斷規范水雜果產業發展。
目前,水雜果產業發展已經成為商鎮的一大特色,全鎮共有水蜜桃、葡萄、櫻桃、杏子、李梅、西瓜、石榴等10多個水果品種,種植面積3000多畝。
走進桃園社區的農家書屋,書架上各類書籍琳瑯滿目,涵蓋黨建教育、文學藝術、歷史百科、農業技術、兒童文學等方面。讀者盡情于書海間徜徉,沉浸在閱讀的世界里。
“小時候常聽父母講徐升蓮奶奶的故事,說她辦起了敬老院,讓孤寡老人能夠安享晚年,現在我在這里也能看到徐升蓮奶奶的事跡了。”書屋里,村民周芳正在閱讀“商山紅蓮”的故事。
“村民習慣了有空就來書屋里坐一坐,看看書。以前生活條件不好,很多人沒有讀書的機會和環境,農家書屋彌補了他們的遺憾。”桃園社區黨支部書記彭磊說。
農家書屋具有涵養鄉風文明、提升農民素質的重要功能。為打通公共文化服務的“最后一公里”,商鎮以農家書屋為載體,不斷深化新時代文明實踐,常態化開展全民閱讀、戲曲進鄉村、優秀文化展演等活動,以多方面文化供給滿足村民對豐富精神文化的需要,在潛移默化中引導村民崇德向善、敬老愛親。同時,每年開展五美庭院、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媳婦等農村先進典型評選活動,設立鄉風文明光榮榜,不斷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推動形成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