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石廣源)4月22日,陜西省氣象局第22期“氣象大講堂”在西安開講,市委副書記、市長王青峰應邀作“氣候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商洛實踐”專題報告,向全省介紹商洛挖掘氣候資源優勢,助力全市高質量發展的創新與實踐。省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羅慧主持。
王青峰在簡要介紹商洛市情后,結合我市的經驗做法,向與會人員介紹了我市在實踐中探索建立和完善優化“人盯人”防搶撤機制、“雙2+5模式”工作機制、“三合一”綜合防災減災指揮平臺等一系列防災減災機制,有效預防和極大降低災害性天氣造成的各類損失。重點就深挖氣候生態資源優勢,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打通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雙向轉化的新路徑,以及相關的經驗與啟示作了深入交流。他說,近年來商洛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聚力建設美麗中國先行區,在牢牢守護好秦嶺生態環境的基礎上,以山、水、林、氣等氣候生態環境為著眼點和著力點,以“氣象+”“生態+”引領經濟工作,創新搭建氣候生態產品價值轉換“8+1”平臺,大力建設美麗城市、美麗鄉村、美麗山川、美麗河湖,發展美麗產業、壯大美麗經濟,推動氣候生態資源賦能特色農業、旅游康養、賽事節會、綠色工業,走出了一條氣候生態資源優勢轉變為高質量發展勝勢的新路子,榮獲全國首個氣候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試點市、全國首批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試點市。他指出,做好新時代的氣象賦能高質量發展工作,氣象部門要主動作為、大膽創新,各級政府要高度重視、大力支持,相關單位要互動聯動、合力推進,不斷促進氣象工作與全局工作的深度融合、同步發展,持續放大氣象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效能。
省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羅慧向商洛市委、市政府長期以來對氣象工作的高度重視和關心支持表示了感謝。她強調,商洛充分發揮氣象趨利避害作用,扎實做好防災減災,探索氣候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工作,充分凸顯了氣象工作的重要性,為氣象賦能地方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新思路,全省各級氣象部門要學習借鑒商洛的經驗做法,主動作為、大膽創新,主動將氣象工作放在推動地方發展大局謀劃推進,為進一步構建具有陜西特色的氣象防災減災新模式,打造生態文明建設先行示范省提供新動能。